北京电力学院成立于1958年,隶属于国家水电部。随后,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三个相关专业及其部分教师资源与学生并入学校,实力大幅增长。
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【图】
华北电力大学校区
华北电力大学是典型的“北京校外迁”院校。学校先迁往河北邯郸,再迁往保定,改名为河北电力学院。后来学校改名为华北电力学院。这时候是全国重点大学,研究生已经恢复招生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个研究生部门定在北京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华北电力学院的研究生部不断吸收北京水利水电学校、水电部电力科学院动能经济研究所等单位,最终成长为华北电力大学北京部分。当然,保定部分是校本部。
最近,好消息来自保定。保定与华北电力大学签署了新校区建设合作框架协议,旨在加强校园合作,实现发展和双赢。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,笔者认为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华北电力大学新校区不是一回事,所以不要理解为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的新校区。
很多人发现了这个问题。在过去的两年里,北京的一些大学相继宣布搬迁建设。许多学校的目的地是雄安新区,如北京林业大学、北京科技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。此外,首都医科大学和首都体育学院在远郊新校区的建设也提上了日程。
首都大学之所以缓解,是因为实施了非首都功能缓解政策。北京太拥挤,人口太多,所以工业和教育是缓解的重要目标。除了雄安新区,河北和天津也是这些大学的选择目的地。至于华北电力大学为什么选择在保定建新校区,主要是因为沟通方便。毕竟他们在保定待了几十年。
也许你会发现,之前流行的大学设置异地校区的风已经停止,主要指跨省异地校区。显然,如果华北电力大学以北京为总部,保定就是跨省异地校区,需要逐步清理。
总而言之,华北电力这样的操作是一举两得的好事,一下子解决了两个头痛的问题,何乐而不为呢?
华电精神
自强不息,团结奋进,热爱学校,追求卓越。
学校始终保持理想不变,信念不变,追求不止,始终致力于学校的发展壮大,逐渐凝聚了“自强不息、团结奋进、热爱学校、追求卓越”的华电精神。
自强不息:学校诞生于适应国家能源电力产业发展需要,在改革发展和新世纪发展中成长,在曲折中前进,在逆境中崛起,不断做大做强,努力实现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。
团结奋进:在发展过程中,学校坚持不懈,坚持不懈,不断实现新的发展。新的历史时期,学校坚持北京、保定实质性一体化办学,师生团结一心,高举大学旗帜,形成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。
爱校奉献:既是华电人职业道德的基础,也是学校繁荣昌盛的维护;它不仅是华电人坚持的价值标准,也是学校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。
追求卓越:以科学发展理念为指导,秉承办一所负责任大学的理念,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,推动学校全面、协调、可持续发展。